您的位置: 首頁 >科技 >

評測羅技Z旋風2.1音箱以及為什么iPhone是最安全可靠的智能手機

2022-06-27 21:54:41 編輯:卞和枝 來源:
導讀 蘋果iPhone是不是最安全、可靠的手機?筆者也曾堅信:是的!不過最近一個案例卻讓筆者對iPhone的信任感大跌?,F(xiàn)在不得不相信,一臺能安裝上

蘋果iPhone是不是最安全、可靠的手機?筆者也曾堅信:是的!不過最近一個案例卻讓筆者對iPhone的信任感大跌?,F(xiàn)在不得不相信,一臺能安裝上各色安全軟件的安卓手機,其安全性能也可能比iPhone還要好。

這個案例是這樣的:近日一位用iPhone5s的同事發(fā)現(xiàn)數(shù)據(jù)流量無緣無故被“大量使用”,甚至30分鐘內無緣無故就被“消費”了數(shù)百元。這位同事首先認為是運營商的問題,致電運營商查詢后被告知,問題出在該同事iPhone手機內一款郵箱App出現(xiàn)了問題。

運營商稱,此款郵箱App在不斷反復上傳附件,讓流量不停消耗。其后該同事又委托筆者聯(lián)系了此款郵箱的企業(yè),次日經(jīng)過查詢,證實了該郵箱App確有漏洞,目前該企業(yè)已經(jīng)在緊急修復該漏洞。

該互聯(lián)網(wǎng)企業(yè)表示,只有很少用戶受到影響。但同一款軟件的程序是一樣的,一個用戶受影響,很可能意味著所有用戶都受到影響。案例中更顯示出一向以安全性著稱的iPhone,其安全性絕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完美。

作為封閉的系統(tǒng),除非用戶越獄,否則iPhone的iOS操作系統(tǒng)有如天然保護層,讓iPhone可以免受任何木馬、病毒的滋擾。但正所謂“日防夜防家賊難防”,如果是蘋果應用商店中被蘋果批準上架的“合法”軟件存在漏洞呢?鑒于iOS系統(tǒng)是沒有任何第三方安全程序去監(jiān)控的,那相關漏洞幾乎無法預防,直到漏洞大了才會被發(fā)覺。

其實流量暴增、異常等問題,安卓手機反而很容易控制:大部分安卓手機都會安裝安全軟件,它們很容易就會監(jiān)控到流量異常等問題。但類似問題在iOS系統(tǒng)中幾乎防不勝防。有技術人員告訴筆者,不論是在iOS上安裝上缺乏控制力的安全軟件,還是利用iOS自帶程序,對于流量失控的監(jiān)控都很不準確。隨著4G時代來臨,流量使用大漲成為現(xiàn)實,這不能不說是iOS有一個重大挑戰(zhàn)。

既然近日蘋果公司推出了iOS8,允許第三方輸入法進入蘋果體系,那蘋果是否又有可能降低一點自信,也讓第三方安全軟件去發(fā)揮效力呢?筆者認為,短時間這恐怕很難,不過蘋果用戶需要加多一個心眼,別對手中的iPhone的安全性太自信了。

Logitech羅技Z旋風2.1音箱測評報告

這套音箱是2008年1月5日首次發(fā)布,同月14日羅技將其帶到了國內消費者面前。對于一套已經(jīng)上市快一年半的產品,Soomal發(fā)布其拆解和評測的意義在于分享產品的設計思路,這些思路有可以借鑒的部分,也有失敗的部分。這套音箱的指導價格為2999元,實際現(xiàn)在中關村成交價格大約在2300左右,京東甚至已經(jīng)報出了1999的價格。目前在市場上,高價的2.1產品還有——漫步者的S2.1MKII、創(chuàng)新的Gigaworks T3、Razer的灰鯖鯊Mako 2.1、奧特藍星的5021等,每一款的設計風格都很是不同。那么羅技這款Z旋風又有著什么樣的風格?

羅技Z旋風沒有THX認證標識,這不妨礙它是一套配置夸張的2.1多媒體音箱。8寸低音單元,180W持續(xù)功率,憑這兩個數(shù)字已經(jīng)能勾起不少低頻愛好者的胃口。下面我們從設計思路出發(fā),先把羅技Z旋風和國內常見2.1設計風格上的差異跟大家分享一下。羅技雖然在國內的音響市場排不上號,但它是全球多媒體音箱第一品牌,它的經(jīng)驗對國內同行而言,也都是極具價值的。

差異一:輸入方式和軟件配備。

從圖片可以看到:羅技Z旋風低音炮的背面只有一個USB接口,強調的是USB輸入,并不像國內多媒體音箱一樣在背后配備好幾組模擬音頻接口。在右衛(wèi)星箱的側面,不起眼的地方,設置了一個3.5MM的線性輸入口,想要啟用還需要用遙控器切換到AUX狀態(tài),因為默認狀態(tài)下是USB輸入的。從這點來看,羅技Z旋風的設計初衷是想帶給用戶一種簡潔的應用環(huán)境:一根USB線搞定連接。至于線性輸入口,也就是偶爾接一接iPod之類的輔助接口而已。

插到PC之后,即便不裝驅動系統(tǒng)也能認出聲卡并自動安裝好通用驅動,顯示為Z Cinema聲卡,這個時候其實就可以正常使用了。不過此刻用遙控器只能調節(jié)音量大小和高低音,無法實現(xiàn)其他功能。要想發(fā)揮羅技Z旋風全部功能,還要裝好自帶的軟件包。裝好之后,用遙控器操作時,桌面會有相應的顯示,如下圖。

安裝好光盤附帶的軟件包之后,系統(tǒng)新增了很多功能,比如捆綁相應的媒體播放程序,也可以實現(xiàn)打開和關閉SRS TruSurround HD虛擬環(huán)繞,而這些功能如果不安裝軟件包是無法顯示的。這也就是羅技Z旋風的第二個差異所在了:國內的多媒體系統(tǒng)鮮有配備軟件系統(tǒng)的,更何況單獨為音箱開發(fā)應用界面。此外這只遙控器也能兼容Windows Media Center系統(tǒng),為HTPC等應用提供了支持。所以我們看到:除性能外,羅技Z旋風顯然也在刻意追求應用的簡便,這也是未來產品設計的一個發(fā)展方向。不過思路雖好,但實現(xiàn)的方法卻顯然并不恰當:對于Linux用戶來說,能否兼容,這恐怕會是個問題。

在國內,帶遙控器的音箱其實不少,但能兼容Windows Media Center遙控器的卻沒有,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,使用一個遙控器遙控更多設備,無疑是方便用戶的設計,國內的廠商完全可以借鑒一下。提供軟件系統(tǒng)支持,其實也是一個相當好的想法,只是我們不認可在音箱中集成聲卡的方式。在這套音箱設計中,完成對播放器的操作,顯然是通過發(fā)送熱鍵的方式進行的,廠商完全可以開發(fā)出更好的軟件系統(tǒng)出來,其實開發(fā)難度并不高。

差異二:Class D和開關電源。

其實國內也有部分多媒體音箱在使用Class D方案,目前多應用于像漫步者M2這樣的追求體積的小音箱里面,大功率多媒體音箱中我印象里只有樂之邦早幾年前發(fā)布的P2100有過應用。在羅技Z旋風里我們不但看到了Class D電路,還看到了與之搭配的開關電源供電系統(tǒng)(不過Z旋風的Class D化并不徹底,下面電路分析部分有詳細介紹)。Class D加開關電源的組合能更有效的節(jié)約能源,有更高的轉換效率,在系統(tǒng)不工作的時候功耗更低,隨著Class D技術的逐步完善,無疑這是未來多媒體音箱的發(fā)展趨勢。從這個角度講:羅技Z旋風的設計思路值得贊揚。

Class D功放技術近幾年發(fā)展十分迅速,音質有突飛猛進的進步,它對電源的需求不同于老一代的芯片,結合開關電源能做到很好的效果,但是很多朋友對Class D和開關電源還抱有成見,這也是Class D功放系統(tǒng)在國內普及困難的主要原因,以發(fā)展的眼光看,在主流市場淘汰老舊的Class A/B功放系統(tǒng)只是遲早的事情。

電路分析和設計細節(jié):

下面我們分析一下羅技Z旋風的電路設計。從上面這張圖片上看,這款音箱在電路設計上有如下特色:前級電子分頻;整合USB解碼;部分后級功放應用了Class D芯片。羅技Z旋風支持USB和模擬兩種輸入模式,內部整合有一個USB解碼控制芯片,此外其前級使用了四顆4580運算放大芯片,這應該是電子分頻的設計。集成USB聲卡模塊雖然帶給用戶的是應用上的便捷,卻也限制了Z旋風的使用范圍,這一點并不是很符合當前主流消費者的應用習慣,另外,我們也缺乏足夠的資料去確認這個聲卡模塊是否有SRC問題以及驗證在USB帶寬擁堵時是否造成聲音中斷的問題,不管羅技是否已經(jīng)解決這些聲卡技術上的問題,我們持有的態(tài)度就是:否定。在后級功率放大環(huán)節(jié)里,采用了AB類+D類的組合方式,具體看下面圖片:

在Z旋風的功放電路部分,我們首先看到了一粒TDA7269,這是一顆傳統(tǒng)的AB功率放大器,并不是D類芯片,其8歐姆負載下支持2x10W輸出的功率放大芯片,根據(jù)這一參數(shù),結合羅技官方給出的功率分布(總功率180W,其中低音炮110W,高音9w X 2,中音26W X 2),我們很容易推斷出這顆IC是用來推動兩個高音單元,再結合其衛(wèi)星箱輸出設計(注意看PCB背部,左聲道輸出接口用的是雙RCA插座),基本可以確定無疑。

在PCB背部,我們還看到了這兩顆Class D放大芯片,分別是飛利浦的TDA8922BTH和TDA8920BTH。其中,前者為2x25W,后者則為2x50W。顯然,從官方給出的功率分布上很容易推斷,TDA8922應用于雙中音單元的推動,而TDA8920擔負低音單元的推動,至此,三顆單元的動力來源都已有所屬。Z旋風的功放電路并不全是Class D,高音使用了常見的AB放大器,這種設計也許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Class D芯片。Class D芯片的轉換效率高達80-90%左右,而Class B實際效率只有50%左右,Class A則更低了,膽機的效率僅僅5%。效率越低的,就有越多的電被轉成熱能,白白浪費掉。Z旋風雖然Class D化不徹底,但還是整體保持了Class D功放系統(tǒng)的優(yōu)點,發(fā)熱量低,所以羅技Z旋風背后的散熱片并不大。

下面我們說說它的箱體細節(jié),羅技Z旋風的低音單元為8寸,配備功率為110W(功放芯片的額定輸出大約為100W)。但是,箱體板材僅僅使用了13MM厚度的復合密度板,我們對此持批評態(tài)度。更厚實的板材有助于大動態(tài)下的箱體穩(wěn)定,13MM的厚度顯然不足以鎮(zhèn)得住8寸的大家伙。Z旋風的低音炮箱體截面近乎正方形,這在聲學設計上都是忌諱的,正方形更容易導致駐波,加上板材厚度不夠,會加劇箱體的振動。

U型倒相管并不多見,它使用了熱熔膠來銜接和加固密封,但膠水打得太難看了,并不像是嚴格工序下的操作,讓人懷疑這樣的工藝是否能保證倒相管不發(fā)生風噪或者其他別的問題。 在倒相管這類對音質有影響的配件上,應該精益求精,對于一款售價2000的音箱,這樣使用熱熔膠,這是不可接受的。

此外我們還發(fā)現(xiàn)了羅技Z旋風在使用過程中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:找遍機器的里外前后我們都沒能找到一個硬的開關,插上電源之后,開機方式只有一個:遙控器開機鍵開機。而且還有一個很大的設計缺陷:在只插電源,沒連接USB的時候,機器是不怎么愿意聽遙控器使喚的,表現(xiàn)在大部分時候無法開機,按遙控器無反應,又有時候開機一會就失去控制,遙控器失靈,而這個時候因為機身沒有其他控制區(qū)域,只有硬拔電源,過一會重新插電,才有可能恢復正常。注意是“才有可能”,也就是很有可能繼續(xù)不聽使喚。只有在連接USB到PC之后,才能基本正常。即便如此,連上USB之后偶爾也會出現(xiàn)不聽使喚的時候,但幾率已經(jīng)比不連USB低得多。由于樣機稀少我們沒能驗證是個體問題還是普遍現(xiàn)象,查詢網(wǎng)絡也沒有發(fā)現(xiàn)類似問題的反饋,不排除是個體現(xiàn)象。但是我們堅持認為:一個硬性的電源開關是必要的,應該留給用戶除遙控器以外的其他控制方式才更合理。

音質評價部分。

Z旋風的低音單元口徑就不小,輔以一個U形的倒相管,在低頻的下潛和細節(jié)上都有可取之處,比較耐聽,彈性不錯,控制力也好,力度和質感都有著討好的表現(xiàn)。我們認為,Z旋風的低頻表現(xiàn)對得起這套箱子的硬件配備,8寸的單元和100W的功率分配本應有如此的表現(xiàn)。只不過我們在深入感受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:也許是出于對儲備功率的沒有信心,抑或是對單薄的箱體沒有把握,Z旋風的最大音量設置的非常保守,把所有音量推到最大聲音也沒大到哪去,當然也就不會失真。所以,指望Z旋風在最大音量時掀起你的房頂是沒什么希望的。Z旋風中高頻表現(xiàn)只能用合格來形容,沒有太明顯的缺點,也沒有太突出的優(yōu)點,聲音干凈清脆,屬于偏明快的風格,略微顯得有些年輕化,還會有些直白缺乏感情,所以,在整個Z旋風的聲音表現(xiàn)里面,最突出的也就是他的低頻了,聽音樂的時候你會時時的感受到低頻的存在,這樣說不是意味著低頻量多,相反的是Z旋風的低頻量感并不像單元口徑那樣夸張,之所以說能夠時時被感受到,是因為在聽音樂的過程里你會被他的低頻彈性所吸引,所以我們給予肯定的評價。綜合來看,Z旋風的聲音表現(xiàn)基本相當于主流800元的多媒體音箱,而低頻則要相對更好一些,基本與奧特藍星的5021相當甚至略好過。

羅技Z旋風還有一個特色功能就是支持SRS虛擬環(huán)繞技術,一種號稱可以以兩只喇叭營造出環(huán)繞聲場的功能。這不是什么新鮮的技術,軟件虛擬出來的聲場雖然聽上去確實與關閉這一選項時的略有差異,但與真正6喇叭甚至8喇叭營造的真是聲場相比還是完全不同,對于這類噱頭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的功能,我們不否定也不肯定。

總結。

這是一套不太符合消費者使用習慣的產品,顯然羅技并不熟悉國內的多媒體音箱消費市場。價格太高,性價比相對較差,USB連接雖然先進卻也大大限制了產品的用途,最終我們給予不推薦評級。但這款產品依然有不少思路和亮點值得借鑒,比如能兼容Media Center遙控器,單獨開發(fā)的軟件環(huán)境,開關電源和Class D功放,一切的設計思路都朝向應用的簡單化和綠色節(jié)能方向考慮,這些都應該是未來多媒體音箱的設計方向。

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

精彩推薦

圖文推薦

點擊排行

2016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平安財經(jīng)網(wǎng).復制必究 聯(lián)系QQ280 715 8082   備案號:閩ICP備19027007號-6

本站除標明“本站原創(chuàng)”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