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平安財經網.復制必究 聯(lián)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:閩ICP備19027007號-6
本站除標明“本站原創(chuàng)”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
一直有消息稱,iPhone 8要拋棄物理Home鍵,事實真是如此嗎,現(xiàn)在證據(jù)來了。
專利商標局公布了蘋果新專利,這的確是跟Home鍵有關,用戶通過按壓手機屏幕即可識別用戶指紋。
蘋果獲得這項新專利名為“配備紅外二極管的交互式顯示面板”,簡單來說就是,觸摸面板整合了微LED傳感技術,而非傳統(tǒng)觸摸屏所采用有源矩陣硬件。
據(jù)悉,微LED技術開發(fā)商LuxVue于2014年6月提交了上述專利,而蘋果收購了前者后,該專利就自然歸了他們,而這個技術為取消iPhone的Home鍵和Touch ID傳感器鋪平道路。
最關鍵的是,蘋果產業(yè)鏈消息人士強調,這個技術量產起來現(xiàn)在已經沒有太大難度,而蘋果也的確在使用了。
如此來說的話,iPhone 8隱形的Home鍵和Touch ID傳感器采用“全面屏”已經沒有多大懸念了。
vivo X27智能手機語音通話測評報告
vivo X27高配版的首發(fā)價格比去年稍微高了100元,售價3598元人民幣。在推出主打性價比的IQOO后,X系列就需要在處理器以外的部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想法,除了更大的電池容量和自動伸縮前攝, X27在語音通話應用中有沒有更好的表現(xiàn)?
X27[VT1829A]配置高通驍龍710處理器,相較于X23的驍龍670,共同點都是10nm LPP工藝、性能大核心都從660的Cortex-A73[Kyro260]升級到Cortex-A75[Kyro360]。710的運行頻率要高一些,GPU圖形性能也稍好一點,攝像頭ISP性能更好,另外710支持更高分辨率的外接屏幕輸出。在基帶方面,驍龍710內置基帶編號為X15 LTE,理論性能略好于670的X12,但網絡支持方面并沒有太大區(qū)別。X27的WCDMA/FDD-LTE頻段支持B1-B8,并不太考慮在歐美使用。
雖然正面不開孔和平板單元聽起來很酷炫,但X27還是使用了常規(guī)設計的聽筒揚聲器以保證更好的通話音量,只要隱藏得好也不會太影響正面的外觀。系統(tǒng)方面運行基于Android 9.0的FuntouchOS 9,上劃快捷控制菜單變成了類似iOS的全屏面板,音量和亮度條體積有點小,基本的來電提示等標配功能齊全,第一次使用時還會提醒用戶更新離線數(shù)據(jù)庫。根據(jù)管理,通話測試通過聯(lián)通GSM和移動VoLTE進行,VoIP應用則通過WiFi網絡完成。
聽筒測試
聽筒測試在信號正常的室內,將手機通話音量設為最大值。并撥打聯(lián)通10010客服熱線,并使用專業(yè)聲卡和專業(yè)話筒對聯(lián)通的固定客服語音信號進行記錄和分析。
X27的聽筒輸出音量較大,明顯高于X23也高于X21,最大音量下聲音偏沖,毛刺感控制得較好,當然聽清楚是毫無問題了,試聽時甚至感覺有點刺激。在最大音量下通話時繼續(xù)按音量+激活高音量模式,還會讓聲音更明亮易辨識一些。
外放測試
外放鈴聲測試在環(huán)境噪音40dB以下的安靜室內進行,將手機鈴聲音量開至最大并設置為固定鈴聲,并在1米距離使用聲級計記錄來電鈴聲播放強度。
X27的外放音量和穿透力也保持了較好的水平,聲音相對X23略為柔和一些,但同樣仍是單聲道設計,在視頻和游戲方面就只能湊合聽個響了。
通話降噪測試
降噪測試在環(huán)境噪音32dB以下的安靜室內進行,房間使用類似人頭結構手持手機發(fā)送語音信號,在一定距離上使用揚聲器同步播放五種模擬環(huán)境背景噪音,模擬語音和噪音強度比為6dB SNR,接收端獲得的錄音電平標準化后,與原始的無噪聲語音錄音、合成的模擬噪音和語音混合錄音通過特定的測試程序進行進行比對,以計算出降噪水平、信噪比提升和則電平變動三個客觀反映通話降噪效果的數(shù)據(jù)。
X27手持模式下通話降噪效果要好于X23和X21,既能對音樂、人聲等背景噪音進行識別和較好地過濾,又保持了通話語音的信息,VoIP應用下表現(xiàn)也基本一致。免提模式下表現(xiàn)也比X21/X23更穩(wěn)定。整體來說,X27在通話降噪和聽筒音量表現(xiàn)比舊機型有了一定進步,畢竟價格也確實在“進步”。外放不是立體聲可能有點遺憾,但音量還是足夠聽清來電鈴聲的。
2016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平安財經網.復制必究 聯(lián)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:閩ICP備19027007號-6
本站除標明“本站原創(chuàng)”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