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頁 >科技 >

英特爾酷睿i9 10900K 10核CPU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超頻器

2022-06-25 12:09:50 編輯:穆國瑞 來源:
導讀 包括旗艦級Core i9-10900K 10核心處理器在內的英特爾第10代臺式機CPU 今天已開始預購,但超頻者已展示了該芯片的功能。最新的泄漏點

包括旗艦級Core i9-10900K 10核心處理器在內的英特爾第10代臺式機CPU 今天已開始預購,但超頻者已展示了該芯片的功能。最新的泄漏點出去超頻提交核心i9-10900K,經(jīng)微博用戶發(fā)現(xiàn)OldSKol(經(jīng)由Videocardz)。

英特爾旗艦級酷睿i9-10900K 10核CPU超頻至5.4 GHz并在Cinebench中進行了基準測試

基準測試顯示,英特爾酷睿i9-10900K在所有10個內核上均超頻至令人印象深刻的5.40 GHz。超頻也是在標準冷卻(空氣/液體)而不是LN2上進行的,這使其更加令人印象深刻。提供給芯片的電壓設置為1.350V,該芯片在Cinebench R15中獲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3002分,與相同的超頻器獲得的2347分的庫存得分相比,多線程性能提高了27%。 。

從英特爾奔騰Pro CPU中提取和回收金-第1部分

英特爾酷睿i9-10900K 10核心5.4 GHz CPU超頻

與AMD Ryzen 9 3900X相比,Core i9-10900K落后約200-300點,因為股票Ryzen 9 3900X得分在3200-3300點左右。與AMD Core i9-10900K相比,AMD Ryzen 9 3900X具有更多的內核和線程優(yōu)勢,但在這里,時鐘速度是Intel Core處理器的巨大優(yōu)勢。同樣,這表明英特爾高端Core i9 CPU仍有一定的超頻空間,盡管庫存中有4.9 GHz的全核CPU時鐘速度巨大,但這只能與Thermal Velocity Boost一起使用。

至于散熱和功耗,并沒有告訴他們它們可能走了多高,但是Core i9-10900K的PL2極限庫存量約為250W,因此該超頻可能輕易突破了極限。而且,由于不涉及LN2冷卻,因此非常高端的冷卻設置應導致大約80到90年代中期(攝氏溫度)的溫度。

英特爾酷睿i9-10900K-10核,最高5.3 GHz單核,4.9 GHz全核,售價488美元

英特爾酷睿i9-10900K將成為第十代臺式機CPU系列的旗艦產(chǎn)品。英特爾有很多技巧可以提供比Core i9-9900KS更好的性能。i9-10900K具有10個內核,20個線程,總緩存為20 MB和125W TDP。該芯片的基本頻率為3.7 GHz,提升頻率為5.1 GHz。但是,使用Intel的Turbo Boost Max 3.0技術,該芯片可以在單核上提升至5.2 GHz,更好的是4.9 GHz全核提升。該特定芯片的某些功能包括:

適用于英特爾第10代臺式機CPU的英特爾Z490主板現(xiàn)已可從多家零售商處預購-Z490主板的價格詳細

最高4.8 GHz全核Turbo

高達5.3 / 4.0 GHz熱速度Boost Singe /全核Turbo

最高5.2 GHz Intel Turbo Boost Max 3.0

最高10C和20T

高達DDR4-2933 MHz雙通道

增強的內核和內存超頻

主動核心組調整

這是有趣的部分,該芯片還將獲得Thermal Velocity Boost,類似于當前的旗艦部件。支持此算法的CPU(例如Core i9-10900K)將具有更快的5.3 GHz(單核)和4.9 GHz(全核)的升壓頻率。但是,顧名思義,只有頂級冷卻解決方案才能充分利用Thermal Velocity Boost功能。因此,除非您使用高端AIO液體冷卻器或閉環(huán)裝置,否則不要指望持續(xù)的速度提升,而要期待短時間的爆發(fā)直到達到閾值。知道此功能必須提供的全部功能以及Core i9-10900K一般需要哪種冷卻方式將很有趣??梢栽诖颂幷业紺ore i9-10900K與AMD Ryzen 9 3900X CPU的一些基準測試。

對于運行自定義環(huán)路冷卻解決方案的用戶,該超頻結果顯示出,如果他們使用的是第10代Unlocked Intel臺式機CPU,那將是可能的。Core i9-10900K的全面性能評估計劃于稍后發(fā)布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您提供最新的信息。

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

2016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平安財經(jīng)網(wǎng).復制必究 聯(lián)系QQ280 715 8082   備案號:閩ICP備19027007號-6

本站除標明“本站原創(chuàng)”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